《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内容介绍
《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详细记录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因丑闻而取消颁奖的整个过程。书中揭露了瑞典文学院内部的一系列丑闻,特别是关于某瑞典文化界名人的性侵事件。作者玛蒂尔达·福斯·古斯塔夫松通过18名女性的证词,指认这名文化界名人为瑞典文学院院士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的丈夫、著名文化人让-克洛德·阿尔诺。阿尔诺与瑞典文学院关系密切,其性侵丑闻的曝光不仅激化了文学院内部的矛盾,还导致了多名院士的辞职,最终因评选人数不足而无法颁发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书中还深入剖析了瑞典文学院内部乃至整个瑞典文化界的诸多弊病,以及这一事件对文学院制度改革的影响。
《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作者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的作者是玛蒂尔达·福斯·古斯塔夫松,她是一位出生于1987年的瑞典记者,供职于瑞典《每日新闻报》文化部。玛蒂尔达·福斯·古斯塔夫松以勇敢揭露文化界权力斗争和腐败现象而闻名,她的报道震惊了瑞典文学院和全世界。她凭借对阿尔诺性侵丑闻的调查报道,获得了瑞典新闻大奖年度独家新闻奖、瑞典杂志出版协会年度记者奖等多项荣誉。此外,她还凭借《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一书获得了瑞典书店员工协会“你的书,我们的选择”奖、年度塞尔玛奖等。
《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推荐理由
- 深度揭露:本书深度揭露了瑞典文学院内部的丑闻和弊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文学界内幕。
- 社会意义:书中不仅关注了性侵事件本身,还探讨了这一事件对瑞典文学院、文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 精彩叙事: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细节,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娓娓道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事件的紧张与震撼。
- 引发思考:本书不仅是一部揭露丑闻的作品,更是一部引发读者深思的作品。它让读者思考了权力、腐败、道德等问题,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正义和良知。
《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类似书推荐
《耻辱:一部性暴力全球史》
推荐理由:《耻辱:一部性暴力全球史》是一部探讨性暴力问题的经典之作。它以全球视野和跨学科的视角,深入研究了性暴力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助长暴力的各种因素。书中不仅关注了性暴力的受害者,还探讨了如何终结性暴力、展望一个没有性暴力的未来。这本书与《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在主题上相呼应,都关注了性暴力和权力斗争的问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同时,它的全球史视角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在线阅读
相关图书
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绘了清初“一代英主”康熙皇帝自8岁登极至69岁“驾崩”的壮阔一生。
不止江湖
《不止江湖》是著名作家、评论家杨照的力作,这本书带领读者深入金庸的武侠世界,探讨武侠小说与传统文化、历史与时局、现实与理想的交织关系。
七个证人
《七个证人》是一部紧张刺激、意外性十足的悬疑推理小说。
红药丸与厌女症
作者多娜·扎克伯格通过参与式观察,揭示了古典学如何成为“红药丸”世界观的基石,并探讨了这些人如何利用希腊罗马文化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
《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是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敬泽的历史随笔集。书中,李敬泽以五十三篇随笔,带领读者走进《左传》《史记》《诗经》《论语》的经典文本,在春秋时代的荒野和歧路上,结识那些伟大的灵魂。
造船厂
故事发生在虚构的城镇圣玛利亚,讲述了被驱逐出城五年的“收尸人”拉尔森重返故乡,怀揣着成为老佩特鲁斯造船厂总经理的梦想,试图通过诱惑造船厂老板女儿的方式融入这个光鲜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