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出世与入世既是面对现实政治的选择,也是面向内心价值的抉择;不同的历史环境、文化身份和各异的出处态度交织,共同塑造了古代文人的传世形象与精神气质。晋人陶渊明以诗文与不仕闻名,影响贯穿古今;而陶氏之隐属儒家还是道家,为逸民还是隐者的问题,历来备受关注。
本书围绕《形影神》《饮酒》《桃花源记并诗》三组诗文及历代诠注,揭开陶渊明思绪流连的独特地带与深邃旨趣,及其由儒而隐的心路历程。作者从哲学的角度将他的精神世界关联于原始儒学的核心义理,又将其人格行状放入所处的生存处境与政治现实,从而把陶渊明思想定位在“隐逸之间”:以儒者为底色,以隐者为归宿。

隐逸之间
作者简介
唐文明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政治哲学与中国哲学。
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任教清华大学哲学系至今。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极高明与道中庸:补正沃格林对中国文明的秩序哲学分析》、《与命与仁:原始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性问题》、《近忧:文化政治与中国的未来》、《隐秘的颠覆:牟宗三、康德与原始儒家》、《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彝伦攸斁:中西古今张力中的儒家思想》及学术译作若干篇,主编《公共儒学》。
在线阅读:隐逸之间
相关图书
红药丸与厌女症
作者多娜·扎克伯格通过参与式观察,揭示了古典学如何成为“红药丸”世界观的基石,并探讨了这些人如何利用希腊罗马文化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三国前夜
本书主要讲述了被新朝洗礼过的“第二汉朝”的面貌,以及儒学在培养“哲人王”的道路上失败后如何延续自己的文化生命。
崖山
《崖山》一书以南宋末年的崖山海战为背景,通过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
悲剧与文明
《悲剧与文明》是美国古典学家查尔斯·西格尔的代表作,该书借助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全面检视了索福克勒斯现存的七部悲剧作品。
世界哲学史
本书讲述了公元前两千多年至今的哲学思想史,既有婆罗门教、佛教、儒家、道家等东方思想,也涵括了从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一直到当下的存在主义等西方流派。
古代人的梦与死
本书为日本学者吉川忠夫关于魏晋隋唐时期思想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作者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和文化资料的梳理分析,分别从中古中国的丧葬观念、服食求仙、道教洞天、对佛道两教的态度等方面论述的中国人的历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