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

拍电影的人类学家

循着鲁什的“真实电影”和“共享的人类学”,我们将走向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在那里,我们不仅遇见他者,也将遇见我们自己。

内容简介

“让·鲁什故事的故事,吟游诗人传说的传说”

让·鲁什是世界上最多产的民族志影片大师,但他一百多部影片中只有五部流传到北美洲;他是研究非洲社会的民族学家先驱之一,但其民族志作品却罕为人知。尽管在人类学与电影两个领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人们对他的评价却颇具争议性。已有的对于鲁什的评论实难谓完整,大多是立于真实之外的省思。

作为同样以研究桑海社会生活为职业志向的人类学家,本书作者保罗·斯托勒关注的主要是鲁什的民族学成就。他重新走过鲁什的桑海之路,跃入桑海历史、政治、社会变迁、法术与神灵附体的真实之中,由他讲述鲁什及其作品的故事是再恰当不过了。本书深入分析了鲁什重要的影片和民族志作品,揭示了这两种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不仅介绍鲁什的生平与贡献,也交代他所描写的族群——尼日尔的桑海人——的社会文化向度。

循着鲁什的“真实电影”和“共享的人类学”,我们将走向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在那里,我们不仅遇见他者,也将遇见我们自己。

拍电影的人类学家

拍电影的人类学家

作者简介

保罗·斯托勒(PaulStoller),西切斯特大学人类学教授。其著作颇丰,包括民族志、传记和回忆录。1994年,他获得了著名的古根海姆奖学金。2002年,他被美国人类学学会评为罗伯特·B.特克斯特人类学卓越奖获得者。他经常在欧美讲学,并出现在各种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节目以及国家地理电视频道上。

译者简介

杨德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教授,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博士。著有《传承:认知与宗教人类学的探索》(商务印书馆2018)

在线阅读:拍电影的人类学家

相关图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该书涵盖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等多个方面,几乎囊括了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
见树又见林
全书由引言、结语和七个章节构成,内容围绕如何用社会学的方式去思考社会运行的方式,并在生活事务中实践这一主题展开。
决战地中海
这场战争由奥斯曼帝国与威尼斯关于塞浦路斯岛的主权归属问题引发,最终在地缘政治、贸易竞争以及个人野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演变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在地中海的决战。
孟子
《孟子》“四书”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凯列班与女巫
如何解释欧洲近代初期数十万“女巫”被处死
福柯的主体问题考古学
本书详细研究了福柯在其早中晚期作品如《疯狂史》、《词与物》和《性史》中对我思、主体和主体性的考古学探索。